天津图书馆是中国创建较早、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,从1908年(清光绪三十四年)创建直隶图书馆至今,已经一个多世纪。这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世纪,也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。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,在变法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,津邑官绅纷纷兴办学堂。促使对新知旧学各种典籍的大量需求,一些有识之士共识:“近世各国文化日近,莫不以设立学校与图书馆相辅而行。”在这种历史背景下,中国长江以北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——直隶图书馆诞生了。
1982年“天津市人民图书馆”更名为“天津图书馆”。1991年,座落于复康路15号,由天津市政府投资兴建,建筑面积3.2万平方米,可容纳藏书500万册(件)的天津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 。 从1949年起至今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,图书馆事业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,在人力、财力和物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,从而使图书馆事业逐步得到恢复、调整和发展。这期间虽然也曾受到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冲击,但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天津图书馆得到更快、更好的发展,尤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天津图书馆新馆开放的年代,出现了图书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。 1989年和1994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,1995年被文化部、人事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。在1994、1998年文化部组织的第一、二次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图书馆科学评估工作中,天津图书馆均荣获全国第二名。1999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。
比较珍贵的藏书包括:
1、善本图书8000余种。其中列入全国善本总目的有2563种。如岳飞之孙岳柯著,南宋临安陈家书籍铺刻本《棠湖诗稿》为国内仅有。同时还有以著名藏书家周叔弢捐赠为主的活字版图书700余种。
2、地方志资料3600余种。主要以藏书家任凤苞捐赠的“天春园”藏志为基础,后经不断搜集、扩充,逐渐形成特色。其中如明嘉靖年间的《辽东志》,万历年间的《徐州志》等为国内孤本。
3、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和天津地方史料。如天津的《益世报》(自创刊至停刊)、《京津泰晤士报》(英文版,自1890年至1948年),还有袁世凯的《养寿园奏议》、康有为的《大同书》手稿等,均为珍贵的历史资料。
4、革命文献资料,如毛泽东、朱德著作、博古译著的早期版本,周恩来早期著作(《警厅拘留记》、《西欧的“赤”况》)等。